凤凰资讯 > 大陆 > 正文 |
|
建立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、诉求表达机制、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等,有的还刚刚起步,仍需要艰苦努力。
随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,中央及地方各项重大政策纷纷出台,各级各地党委政府当前需要重视的是,要主动和人民群众沟通,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,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。
本世纪头二十年,是中国的战略机遇期,也是社会转型期。针对这个社会转型期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种种需要,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、以人为本、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的理论创新,并在这些重大理论的指导下,出台了一系列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。
仅在最近的一段时间内,教育上,国家以中央财政大投入解决贫困大学生就学问题;在医疗卫生领域,强调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质的医疗改革计划在制定;在社会保障领域,中央提出在全国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,等等。统筹观察近年来此类政策,明显可以看出中央解决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利益问题的坚定决心。这一决心还体现在已结束的各地党代会上,各个省、市、自治区党委均围绕民生问题,围绕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,围绕权为民所用、利为民所谋,制定了今后五年的科学发展战略。
但在另一方面,还要充分看到这个社会转型期的长期性、复杂性。长期性,是说尽管我国综合国力有了显著增强,但人口多、基础差、经济落后、发展不平衡、现代化水平低等基本国情没有根本改变,还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奋斗;复杂性,则是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、社会结构深刻变动、利益格局深刻调整、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期,建立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、诉求表达机制、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等,有的还刚刚起步,仍需要艰苦努力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各级各地党委政府与群众的沟通十分必要。这个沟通,包括畅通信息渠道,及时掌握干部群众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反响,注意倾听和向上级反映群众的合理愿望;包括密切关注群众社会动向和心理变化,解决当前最紧迫、最热点的问题;还包括准确把握思想理论领域的最新动态,加强分析研判,敏锐捕捉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,见微知著、未雨绸缪,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、主动性。
敢于和善于和群众沟通,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必备的基本素质,也是一切大政方针得以良好贯彻执行的前提。
应该清醒地看到,当前社会转型期种种社会矛盾的产生与激化,往往存在与群众沟通不够的诱因。比如在一些群体性事件中,没有把政策、处理意见及时充分地交给群众,致使矛盾激化的现象较为普遍;比如在日常决策中,一些地方忽视甚至漠视群众的最急迫需求,没有下大力气解决社会贫困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问题,反而热衷于建豪华的办公楼、楼堂馆所,少数人的奢侈浪费现象,引发种种不良社会心态;比如在经济发展中,下达招商指标,违法拆迁征地,上一些损害环境的项目,引起群众的激烈反应,等等。
出现这些问题,有些是“没想到”沟通,原因是少数干部群众观点不足,决策中的民主意识不足;有些是“懒于”沟通,以为群众的意见不如领导指示,忽视漠视民意,形成“体制性迟钝”,这是对群众缺乏感情、严重官僚主义的表现;更有甚者,则是“不敢”沟通甚至“躲避”沟通,乃是已经明知因部门利益、小集团利益作出的决策损害了群众利益,无颜面对群众。
从根本上讲,在决策中充分考虑到人民群众的愿望、需求和利益,制定良好的政策,是以良好的沟通解决问题,化解矛盾,维护社会和谐的大前提。
即便完全从群众利益出发的决策,及时的沟通也是十分必要的。因为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,不同的群体、不同的阶段,有着更为多元、细致的需要,必须有更为细致和有针对性的政策,进而需要更细致和有针对性的沟通。有了这样的沟通,才能让群众了解中央的政策,了解国情,了解问题的发展性、阶段性,才能促进社会各个阶层共识的形成,促进对现存问题的建设性解决。
当前,人民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,是就业、就学、就医、住房和社会保障、环境保护等。也正是在这些领域,中央和地方不断出台相关政策。这些问题为何产生,发展到了哪个阶段;党和政府的政策措施是怎样解决的,解决到了什么样的程度,下一步的打算是什么;社会各界在解决这些问题所提出的思考,所作出的努力是什么;问题解决的效果如何,群众有什么进一步的要求,等等。凡此种种,都需要及时给群众交底,让人民群众有一个彻底的了解,加以分析判断,进而才能信任和拥护中央及地方的政策,创造一个健康、理性的解决问题的条件。
能不能把这些问题向群众交底,考验着各级干部的决策水平,考验着各级干部是否相信群众、依靠群众,是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。一切党员干部,都必须能经得起这样的考验。
创造这样一种条件,创造这样一个社会氛围,将人民群众的愿望、意志、情绪,凝聚到理性、建设性解决问题的轨道上,凝聚到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事业上,是各级各地党委政府的重要责任。(文/张迁)
编辑:
霍吉和
|